現代城市雕塑給大眾的直觀印象是越來越好看了,這應歸功于形式的多樣化。材料上,由先前常用的石材、水泥等傳統材料到現在的不銹鋼、銅、鐵、陶等新型材料。主題內容上,由英雄人物或歷史題材居多到現今的生活化、娛樂性題材增多。表現手法上則出現了多不勝舉的抽象類雕塑。在創作理念方面,隨著代當藝術的蓬勃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的創作思路,比如,日常用品放大、實景還原、突出公眾參與性等特點。相較于之前的紀念碑式雕塑、主題類雕塑,現代城市雕塑的參與性增加。出現了很多新的形式,如:雕塑公園、公共性園林雕塑等,比較成功的范例有,北京國際雕塑公園、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廣州雕塑公園等。越到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傳統文化愈加顯現出亙古彌新的張力。在城市雕塑領域,“中國風格”、“中國意味”的雕塑作品增加了許多,也有專家稱之為“意象雕塑”。不論何種稱謂,此類雕塑注重意境表達,意重于形,更加符合國人的審美心理與審美情感,有利于宣揚雕塑的民族性與個性。另外,城市雕塑建設的運行機制也逐步完善,例如:公開招投標化、公共景觀份額在公共文化建設比例中的增加等。但是縱觀整體城市雕塑建設與現狀還是暴露出一些問題:照搬復制現象嚴重、盲目置放歐式風格雕塑等,可見城市雕塑所承載的藝術個性與地域性文化有待加強。

不銹鋼廣場大型抽象龍雕塑
所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條件下,如海洋、山脈、河流,以及氣候特點乃至獨有的人文精神等等,或者全部、或者交叉產生的對于文化獨特的、不可變更,也無法人為變更的諸多影響,使這種文化突出了地域的特點,或者固守、或者排斥、或者融合并增加著自身的色彩,發展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城市形象的顯著特征,在于其特有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人文風情及建筑特色等。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有自己的發展史和獨特的人文氣息,城市雕塑作為地域文化的載體,應該更多地包涵其獨特的地域性。隨著旅游業的興旺,民眾流動性的增加,不僅是游客,還有居民都愈發感情到體會城市的風格,品味城市的文化情懷才是領悟到一座城市的“魂”,因此,城市雕塑越來越成為地域文化特征的象征。試想如果各個城市的雕塑作品大同小異,何談凸顯城市的個性。一件好的城市雕塑作品必定有其特有的人文氣息注入,與周圍地理環境、民俗文化相融合。所以,在城市雕塑的創作之初,城市決策者和雕塑應當挖掘城市特有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性的人文精神,厘清城市地域文化定位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是革命紀念性的還是經濟騰飛型的、曾經的古都或是現今的大都會、曾經在邊陲抑或現今的口岸等。只有把這些獨有的文化特征導入城市雕塑的規劃創作中,方能有具有鮮明個性的獨具魅力的城市雕塑作品誕生。
